治疗方法 :
“啄治法”,操作方法为:病人取坐位,张口,用压舌板压住舌体前1/3,暴露好腭扁桃体,不用任何麻醉,用一次性扁桃体手术弯刀;
在扁桃体隐窝口及周围做点刺、挑割动作,每刀深度约2~3mm,每侧4~5下,伴少量出血,以吐2~3口血为适度。每周1~2次,5次为1个疗程,一般不超过2个疗程。
慢性咽炎、扁桃体炎属中医“喉痹”、“乳蛾”范畴,中医学认为多因脏腑虚损、虚火上炎客于咽喉所致,日久邪热壅阻咽喉脉络,可使气血结聚,出现咽部充血肿胀等症,是耳鼻咽喉科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,由于又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,因而给患者带来很多不适。
抗菌消炎是西医治疗慢性咽炎的常规,但是,临床发现有很多的这类病人应用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案效果并不理想。慢性扁桃体炎尤以5~16岁儿童发病率最高,过去的治疗方法多以手术摘除为主,但由于扁桃体是人体的免疫器官,具有体液免疫和局部免疫的功能,人们对慢性扁桃体炎是否采用手术摘除持非常谨慎的态度,考虑到将扁桃体全部摘除会降低免疫力,尤其对儿童、青少年增强免疫力不利,因而提出了新的非手术摘除疗法,即啄治法。
啄治法借鉴刀针破脓刺血经验及针灸疗法,避免了烙法所致扁桃体隐窝口瘢痕阻塞、局部气血瘀滞之弊端,直接在扁桃体上放血排脓,疏导瘀阻,使邪热外泄,脉络疏通,瘀血祛散。因既能治愈慢性扁桃体炎及慢性咽炎,又可保留扁桃体组织及其功能。
本法是祖国医学刺血疗法和放脓疗法的综合使用,为古法新用,是针灸学、耳鼻咽喉科学、免疫学相结合的结晶。具有操作简便、疗效独特的特点,值得应用和推广。该疗法所使用的刀具和压舌板均为一次性用具,可避免医源性感染的可能。
中医学认为血之与气,并行脉中,周流全身,宜通不宜滞,气血宣通则百病不生,气血壅滞则诸症蜂起。《千金方》云:“诸病皆因血气壅滞,不得宣通”。而宣通气血之法,莫捷于放血。
治疗乳蛾、喉痹直接在扁桃体上放血,可使邪热外泄,疏通咽喉脉络中壅滞的气血,使气血壅滞祛散,从而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。正如《针灸大成》所说:“人之气血凝滞而不通,犹水之凝滞而不通也。水之不通,决之使流于湖海,气血不通,针之使周于经脉”。
扁桃体表面黏膜上皮覆盖着复层扁平上皮,并向扁桃体内部凹陷,形成8~20个隐窝,窝口位置暴露,易受细菌感染和异物侵袭,小窝深细,多分支,面积广,易积存脱落上皮、细菌及其代谢产物,慢性炎症长期不愈的原因是扁桃体隐窝内分泌物排出困难,药物疗法只能促使部分分泌物吸收,而残留在隐窝内的分泌物遇到新的感染机会,会“旧病复发”而使炎症反复发作。
若能开放隐窝口,消灭隐窝内病菌,使分泌物排出顺利,就能减少或消除炎症急性发作,啄治法就是通过多次的挑刺引流,使分泌物排出通畅,同时刺激机体产生防御反应,大量的白细胞、吞噬细胞向扁桃体周围聚集,杀伤细菌或改变细菌生长环境,达到消除炎症的目的,从根本上解决了炎症反复发作问题。